
01
定期开展动态调整
大批新技术加速使用
近日,河北医保局发布《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流程的通知》(简称《通知》,完整附文末),自印发之日实行。
《通知》中提到,定期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评估,调价方案应与评估结果一致,严禁在医药费用增速过快或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仍开展增支性调价。
医疗服务价格是近期医改重点。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已超30批次。本次《通知》提出,新增项目应符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要求,设备耗材费用高的价格项目,要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对于医疗机构申报的新增项目要严格把关,与现有项目服务产出一致、内涵相同的,不再单独设立医疗服务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并不奉行“唯低价论”。《通知》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部分,在价格调整总量范围内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发挥价格工具的杠杆作用。此外,对于申报更高项目价格,或导致患者医疗服务和耗材费用负担增加的,按照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办理。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据国家医保局介绍,目前已发布的立项指南新增了100多项与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外,还在多个传统项目中设置更多新增项和加收项,以降低新技术开展门槛。以河北为例,在放射检查类范畴,新增“X线摄影成像”等2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在泌尿系统透析类范畴,新增“血液透析费”等21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02
《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调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将医药卫生费用增长、医疗服务收入结构、要素成本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占比、大型设备收入占比、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医保基金收支结余、患者自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列入评估范围。可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多个医改政策密切相关。例如,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占比就同集采开展落地情况直接挂钩。近日,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在《中国医疗保险》发文提到,坚定不移推进集采改革,挤出虚高药价空间,为更好支持创新药、新医疗技术、上调现有医疗服务价格创造客观条件。湖南于近日官宣,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与中选结果执行联动、医保支付标准与中选价格协同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外单独收费的耗材,与该耗材紧密关联的手术治疗类项目优先纳入当年调价实施范围。“医保基金收支结余”指标背后也是多类医疗改革的体现。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医保部门与定点医药机构的结算周期从以往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不超过20个工作日,部分地区还实现了医疗机构申报“次日结”。此外,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0版,建立完善特例单议和数据工作组等配套机制,在引导资源配置同时支持医疗技术创新。从医保“三结算”推进,到DRG/DIP新方案。在结算效率提升和物质激励的驱动下,医保收支结余的压力正得到缓解,这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创造出更大空间。国家医保局近日发文提到,施子海副局长带队赴四川省、浙江省开展调研时强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是改革推向全国的必经过程,要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医院参与,稳妥落实首轮调价,在省级层面探索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新机制。随着管理流程逐步明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再度迎来提速。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williamhill官网登录入口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